怀远论坛   活动公告   怀远论坛用户组名称来历和简述
    返回活动公告
    发新帖 回复
    查看: 10516|回复: 0
    收起左侧

    [论坛公告] 怀远论坛用户组名称来历和简述

    [复制链接]
    楼主
         
    发表于 2016-9-1 10:20:4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安徽

    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怀远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怀远论坛。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    x
    怀远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的地理环境和诸多自然人文景观,明清两朝,分别筑新旧两城,因此,又有“双山双水绕双城”之说。怀远城关和附近周边有很多有趣的地名,有的是以数字起意,有的是以环境和地貌形状命名。余生也晚,有些地方景物全非,有的改建,有的湮灭,未能身临其境,只能从老辈人的口述和记忆中,拾寻一些残痕遗韵,去感受那点历史的余温。




    怀远有很多以数字命名的地名景点,据邑人林廷锬搜集整理的资料载,怀远曾有以数字顺序排列的“怀远十景”,分别是:一人巷、二仙祠、三皇庙、四眼井、五衙门、六角亭、七里庙、八仙桥、九栋碑、十里铺。


    一人巷在城关南大街路西,通往旧县衙门的东侧门,巷宽约50厘米,长约百米,仅能一人独行,故称“一人巷”。在初年,曾发生过一段“智擒辫子军”的。


    二仙祠即现在的福利院,位于荆山北角,老水校操场东面的卞和洞下,建于明代,里面供奉的是公输子鲁班和张班。以前每年二月初八庙会,竹、木、泥、瓦、石、漆等建筑工匠,前来聚会祭祀。


    三皇庙又名先医庙,即现在的“三圣寺”,建于宋代,耸立在白乳泉西北的黄土岭上,因庙内塑有伏羲、神农、轩辕的泥胎彩像,故名“三皇庙”。两廊还有历代名医华佗、扁鹊、王叔和、孙思邈等人塑像,每年旧历三月三,怀远城乡和周边地区的盲人,赶来焚香朝拜,聚餐叙旧,品茗消遣,摸牌取乐,直至日落方尽兴而归,这就是流传的“瞎子闹三皇”。前几年,怀远有关部门把三皇庙改建成“三圣寺”,原来的道教庙宇变成了佛教寺院,荒唐至极,不可理解。


    四眼井共有两处,一处在荆涧,老城隍庙前,清雍正年间《怀远县志》记载:“四眼井在察院前,泉出荆山,邑人将井盖凿四孔,以便汲取,泉味甘冽,官民利之。”通称老四眼井。另一井在荆山北涧,现老水校操场南侧,凿于民国年间,故称新四眼井。


    五衙门是武衙门的谐音,在南大街路东,是旧制武职官员典吏(俗称四老爷)的官署,民国初年为警察局,现改建为民宅。


    六角亭在卞和洞坡下,西屏荆山,东望淮河,榴林环绕,景色宜人,相传为明朝初年刘伯温所建,抗战时期,被日军所毁。


    七里庙即洪君庙,在涂山北坡,为纪念抗元英雄洪福而建,民国年间改为学校,因距县城七华里,俗称七里庙。


    八仙桥在原县医院门诊部前的邱家巷口,原有一排水涵洞,桥头斜列一块大方石,上刻“八仙桥”三字,石头左上方有个指头粗的洞眼,八仙曾路过此处休息,张果老在石头上抠了两个洞栓毛驴,因而得名。


    九栋碑在现在的烟草公司,即原来的“三元宫”以西,旧为官路,直通老西门,沿官路有一排表彰守贞节孝的大石碑,共有九座,故称“九栋碑”。碑高两米以上,青石磨光,雕龙描金,也称“九龙碑”。碑路南为乱坟岗,曾有一个时期作为刑场。解放后,碑毁坟平,现在已成为住宅区。


    十里铺位于县城西十华里处,为一小集市,明清时有铺站,设铺卒,传递公文邮件,是通往县西大道的咽喉,也是军事要地,抗战时期,日军盘踞县城,抗日武装在县西驻守,十里铺成为两军对峙的前沿。解放后,蚌阜公路(现307省道)修筑在铺南约两华里,旧道废置,仅存一自然村。


    除此十景,怀远还有很多以数字命名的地名,如五岔路、三元拐等等,三元拐是位于人民剧场门东,一条通往南门口的斜巷,长约百米,三条石板路铺成,和新民路(健康路)形成三角之势,故小巷又称“三拐巷”。



    综上所述,怀远热线结合怀远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,把咱们怀远论坛的用户组名称用这以上十个景点名称来命名,更好的体现出咱们怀远的文化。
    回复

    使用道具 举报

    返回活动公告
    发新帖 回复
    使用 高级模式(可批量传图、插入视频等)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